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5%。第二季度,全球汽车产量继续疲软,大致与去年同期持平(2021年第二季度半导体短缺在汽车产量上的影响首次显露)。上半年全球汽车产量的下降,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业绩产生了直接影响,采埃孚营收超200亿美元。
聆英观点
1. 与主机厂相比,Tier1零部件供应商在Know how方面具备自身技术优势,对于技术趋势更具有前瞻性。采埃孚正在从燃油车时代的动力总成和内燃机方案向电驱动、自动驾驶、软件定义汽车转型。
2. 采埃孚在内部通过高研发投入,外部业务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与博世、大陆相比,与主机厂合作黏性较弱,未来将是其主要发力点。
3.采埃孚、博世这样的零部件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和业务转型会对自有供应链体系造成冲击,本土tier2供应商在成本和地理位置具有先发优势,利好中小供应商。
1.业务转型促使采埃孚在疫情冲击下逆势增长,电气化进程明显加快。 根据采埃孚发布的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采埃孚集团2021年实现销售额383亿欧元,同比增长17.5%;全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19亿欧元(2020年为10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提升至5.0%(2020年为3.2%);集团去杠杆、产权比率提升均得以实现。由于碳中和、碳达峰进程的不断加快,以中国为主体的亚太区销售额占采埃孚集团全球销售额约25%,采埃孚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额已达70亿欧元,占全球销售约20%,亚太区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本区域的销售额在全球占比提升至30%。 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渗透,自2020年开始,采埃孚不再研发内燃机传统部件,并全面加快电气化进程,并着眼于布局电驱动及电子电器架构、自动驾驶、软件三大核心领域。
资料来源:采埃孚公司官网,聆英咨询
2.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为深耕中国市场做好充足准备。 2021年,采埃孚对研发的投入持续增长,达到31亿欧元(2020年为25亿欧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提升至8.0%(2020年为7.7%)。在固定资产、厂房和设备方面,集团的投入达到16亿欧元(2020年为14亿欧元),投资比率为4.2%(2020年为4.4%)。在同行们大都收窄研发投资之时,采埃孚仍然能够增加投资,对于采埃孚技术与产品的未来,无疑是利好。 在中国市场,目前已经设置了4个研究工程院,中国已经从销售市场转变为研究中心。据采埃孚透露,未来将在电驱动和自动驾驶领域投入超过120亿欧元。工程团队致力在中国本土研发出适用于本地市场的核心产品及应用。 采埃孚历年销售额及研发投入金额
数据来源:采埃孚公司官网、聆英咨询
3.通过业务兼并,利用Tier1的打包思路在感知决策层继续提升。 2015年,采埃孚与天合汽车完成了业务并购,采埃孚的精力放在了两家公司的业务整合之上,然后采埃孚购入了Ibeo40%的股权,通过研发的深入合作,来实现激光雷达与采埃孚自有业务形成合力(摄像头和传感器),采埃孚目的在于量产激光雷达。作为Tier 1,采埃孚打算向车企提供整体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从前面这些布局来看,缺乏的部分还有两个层面:决策规划与座舱智能化技术。在这两个方面,采埃孚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来补充。 决策规划上,采埃孚选择了英伟达。采埃孚宣布将会基于英伟达的Drive PX 2系统来开发自动驾驶控制平台。融合来自摄像头、激光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的信息,同时还会支持V2X技术。 智能化方面,采埃孚选择与佛吉亚合作。这一点也是采埃孚与博世、大陆等不同的地方。采埃孚的业务集中在动力总成与传动控制方面,在座舱内饰、座椅设计上并无积累。但是从自动驾驶来说,对于汽车形态的改变并非仅仅是在电子架构上,还包括与驾驶员直接接触的内饰设计,比如内部监控摄像头、座椅与仪表板等。采埃孚未来会与佛吉亚在内饰方案与座舱内的安全技术上进行技术共享。 在感知层面,采埃孚通过战略合作与海拉进行合作。围绕摄像头与雷达传感器部分,重点则是在视觉方面。除了通过海拉来加强在视觉感知上的竞争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海拉还加入到了采埃孚与英伟达的合作之中,三方合作是非排他性的,未来还将会有新的厂商会加入到这个共同开发的队伍当中。
4.自动驾驶渗透率不及竞品企业,未来须与主机厂加强合作,在自动驾驶制造端提前把握数据端口。 从技术角度而言,采埃孚通过收购与合作的方式在完善自身产品矩阵。与博世、大陆、德尔福相比,采埃孚与主机厂的合作网络和合作密度欠缺。自动驾驶会带来车企所有权的变化,从而引发车企在产业结构中角色和地位的变化,不过在现阶段,自动驾驶的落地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落地验证阶段。 供应商都是以现有车型进行改装测试,而与OEM的深度合作可以在下一代车型设计之初就开始考虑ADAS的新技术需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和解决更多问题,为自身产品落地和后期持续优化做好提前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聆英咨询原创文章,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请勿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lean-in.cn//industry/detail/id/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