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SCP & APS组织了9月15日至17日在富春江畔举行的分会高层会议和行业高峰论坛,本次大会集结了汽车动力系统的精英人士。就“双碳”环境下汽车动力系统的使命达成共识。聆英咨询创始人CEO孙旭东、咨询分析师孙喆受邀出席参加。
【聆英洞察】
1.在双碳背景下,EV,PHEV,HEV都是世界能源变革下的产物,对于HEV而言,通过燃烧实现转化,如何做到零排放或低碳排放是目前提升市场渗透率的关键。对于处在新能源转型期的企业而言,目前HEV是其发展转型的关键赛道。
2.目前的PHEV的架构来源于纯电平台和传统燃油车平台,相比燃油车平台,基于纯电平台架构下的PHEV车型更符合用户对空间、智能化、燃油经济性的市场预期。
3.目前双积分管碳的趋势已逐步显现,政策规定作为主机厂需要公示碳排放值,政策会进一步刺激PHEV、HEV市场、技术的升级,对于燃油车主机厂的转型来说具有促进作用。
纯电EV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但里程焦虑,充电桩短缺问题会刺激PHEV、EV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
对于EV与PHEV、EV的之间的关系讨论,行业内观点不一,认为PHEV和HEV是一种过渡技术,同时会被EV终将取代。这样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EV技术路线尚未解决充电和续航的问题,成为PHEV和HEV目前重要的市场发展方向,PHEV、HEV市场再次迎来增长点。长期来看,PHEV、HEV与EV属于竞争关系,虽然各主机厂都在大力推行800v高压可以有效缓解用户里程焦虑和充电困难的问题,但就目前主机厂的自建能力来看,主要针对于大型车和高端车型,未能覆盖所有纯电车型。从用户端来讲,对于既有长途需求,又有充电基础设施的话,用户大概率会选择PHEV或HEV的车型解决里程焦虑问题。而且目前PHEV车型电池续航能力普遍增强,HEV的综合油耗表现及碳排放标准逐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一方面既满足经济性,另一方又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而且随着EV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上述的用户需求痛点不断放大,PHEV、HEV反而在双方的竞争关系中获益。
各车企PHEV开发策略存在差异,自主平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的PHEV开发车企主要分为自主企业和合资企业两大阵营。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在开发PHEV的车型上,存在策略的差异性。自主车企在开发PHEV车型时,基于纯电动平台,基于新能源的理念全新开发PHEV的平台,对于整车的布局,内部的空间表现,包括智能化的水平都是要优于传统的燃油车。但是合资品牌他们在开发PHEV车型时,更多的是在考虑合规性,它的PHEV车型更多的是基于传统的燃油车开发的,增加一个电机,增加一块动力电池,整体的车的空间会非常的紧凑,油耗的水平也会比较高。
从消费端来讲,在切换完新能源的技术路线之后,消费者对合资品牌,传统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储备的实力,这些方面的认知更加趋于理性,不会盲目追求合资品牌的高溢价,反而对于看得见座舱,车机系统,等智能化表现和油耗更为看中,这其中也带来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双碳背景下,达成行业共识对于汽车动力系统的使命更具意义。
就目前的市场大环境而言,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在全行业开展雄心勃勃的减碳行动。汽车行业及其供应链必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变革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减排,它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行业,特别是动力系统领域的研发、投资、就业、基础设施投入、基础学科研究方向等,还会影响消费者选购产品、出行便利性、出行成本等。
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SCP)和汽车先进动力系统分会(APS),由国内主机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组成,会议探讨的主题更加务实,而不是流于表面。大家都认同目前中国的混动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对于各个动力系统的优胜劣汰,最终的裁判权在于市场,在于我们的用户。
*版权声明:本文为聆英咨询原创文章,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请勿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lean-in.cn//industry/detail/id/448.html